2025-05-12 23:42:18 百科 548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贾珺)记者4月28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,北京2023年第一季度,新设北京市新设经营主体6.8万户,经营同比增长21%,主体增长执照实现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“开门红”。超两成电据统计,营业亿次北京市注册企业总数突破200万户大关,调用注册企业数量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量突83%,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。破1
据了解,北京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发展,新设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迭代升级改革举措。经营一是主体增长执照深化改革,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。超两成电制定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,营业亿次提出“营业执照加载企业码”“建立全市统一的标准化企业住所信息库”“支持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”等13项降低经营主体准入成本举措;制定支持网络经营者发展意见,允许个体网店将网络经营场所变更为线下实体经营场所;推动以电子营业执照为企业身份通用标识,企业开办事项间实现无介质“一照通”。截至一季度末,北京市已有180余万户企业加载企业码,电子营业执照调用量突破1.1亿次。
二是柔性执法,厚植企业发展沃土。一季度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,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一系列政策综合发力,助力企业迅速恢复经营。审慎经营异常名录管理,设置信用惩戒“缓冲期”,共13410户主体在缓冲期履行义务,避免信用受损;开展公示信息“自我纠错”,纠错后免予处罚,惠及经营主体17.4万户;简化经营异常名录移出程序及证明材料,截至3月底,已有19215户经营主体通过简化程序快速恢复经营。
三是优化服务,助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。优化办事流程,创新便利连锁企业“1+N”办理模式(“1”是集中登记,“N”是在有条件区域提供“证照联办”“一业一证”叠加办理,最大程度“减材料”“减时长”“减跑动”)。发挥标准引领,助力企业提质增效,践行“3+X”标准化区域协作模式。今年第一季度,已累计发布81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;深入实施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“惠百城助万企”活动,初步建成北京市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信息库,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、发挥聚集效应提供支持。
责任编辑:赵英男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
福建闽侯开展商标执法专项行动 查扣假冒电池1776粒
福建厦门:加强市场价格巡查 警惕“蟹卡”虚假优惠折价
福建10家企业主动召回9402件缺陷消费品
创业板指涨3.44% 电力设备板块涨幅居前
浙江温州启动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
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上线
辽宁抚顺:“网剑行动”定向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
三大指数跌超1% 电力板块逆势大涨
2021年“上海标准”发布:电梯应急救援时间缩短至12分钟
北京石景山开展国庆节前特种设备及食品经营单位监督检查
我为群众办实事|陕西西安:个体工商户登记进驻街道服务大厅 打造“15分钟政务服务圈”
“小金灵”上线助力你的换“城”计划_
福建10家企业主动召回9402件缺陷消费品
虚构优惠折价 泄露学生信息 重庆一教培学校被罚9万元
“四个一百”助力广西老年消费教育活动持续走向深入
霍山县: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新高地
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上海15部门联合开展2021网剑行动
厦门一公司因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进口饮品被罚4000元
福建专项整治“蟹卡”经营行为 检查上千商家
沪指午后震荡回落跌0.14% 通信设备板块走强
织密安全网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开展节前大检查
亮剑出击 厦门海沧区一日内查处5起违法行为
我为群众办实事|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切实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